摄影/王若朴
健保署署长石崇良日前在生策会年会上,盘点多项数位医疗政策进展,包括电子处方笺平台规画、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(或称次世代HIS)蓝图。就前者来说,卫福部已在去年底公告41个电子处方笺交换栏位,目前正在建置平台,此外卫福部也开发数位同意书签章平台,供民众在平台上签署通讯诊疗知情同意书,让远距就医流程更连贯。就次世代数位医疗平台来说,卫福部希望该平台扮演通用资料层角色,向下衔接各医疗院所的HIS,向上串接资料处理层和资料应用层,可进行健保申报、智慧医疗等应用。
强调健保署5大目标,力推数位医疗
石崇良指出,根据WHO定义,一个健康照护体系的最终目标,是要维持公众健康,而「医疗资讯(Medical infomatics)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柱。」因为,医疗资讯不只协助医疗体系运作,还能用来评估体系是否达标,WHO更将其与服务、人力、基本用药可及性等元素并列为健康照护体系6大支柱,可见WHO对医疗资讯的重视。
对健保署来说,照护体系的目标亦是如此。石崇良也提出健保署5大目标,在体系面,要先做到系统整合,亦即将健保视为一个平台,向前结合预防保健、向後整合长照系统,以人为中心发展全人照护。第2个目标是在财务平衡的前提下,发展多元支付、导入经实证的突破性药物和医疗技术。
另一个目标则是数位转型,要透过健保制度,来协助整个医疗体系进行数位转型。石崇良表示,医疗院所IT系统是因健保申报而建置,後来也带动电子病历发展,但现在,「我们不希望健保成为绊脚石,健保署要优先带头、成为火车头,来带动次世代医疗系统的升级、协助医院数位转型!」他说。
第4个目标是透明治理,要根据去年大法官释宪重点,来完善健保资料使用和相关法规的检讨修正,以促进创新研发。最後一个目标是要强化社会沟通,也就是拟定和推动政策时,要顾及政府、医界和民众等多方的对话和沟通。
优化基础建设来实现数位医疗
石崇良也点出,健保署希望优化数位医疗的基础设施,如电子病历架构、云端等,来将过去分段式的照护模式,提升为以人为中心的全人整合式照护模式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卫福部在过去也祭出不少措施,像是去年7月公告新版电子病历制作及管理办法,允许电子病历上云,并推动国际主流的医疗资料交换标准FHIR。
不只是电子病历,健保署也针对民众端和医疗院所端推出各自的云端应用,比如健康存摺App连结健保资料库,允许民众查询近3年的就医和检验检查资料,健保署还开放健康存摺SDK,来供业者、医院申请介接,打造App提供客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给民众。针对医疗院所,健保署则有套云端查询系统,去年才翻新,来供医生查询民众就医历史、降低重复检验检查和重复用药的问题。石崇良也预告,健保署接下来会优化该系统,提供更多新功能。
除此之外,健保署建置的健保资料库,也是数位医疗一环,能用来协助医疗AI的研发和创新(如下图)。比如,去年通过美国FDA智慧医材认证的台大医院胰脏癌早期侦测AI,就是利用健保资料库开发,北荣的脑转移瘤侦测AI、成大的COVID-19肺炎侦测AI、北医附医的肺结节侦测软体,以及国泰医院的5大慢性病风险预测AI和亚东医院的鼻咽癌自动分期AI也都是例子之一。甚至,台大医院以健保资料库打造的心脏钙化风险预测AI,还无偿回馈给健保署使用,可於健康存摺中使用。这些都是健保资料库促进数位医疗发展的案例。
数位配套措施改善远距医疗流程不连贯,卫福部还打造电子处方笺平台
远距医疗也是数位医疗的一部分,特别是在台湾疫情严峻时,发挥强大效益。因为,光是去年下半年,全台就有800多万人确诊,而居家照护、远距医疗的启动,分摊了患者涌进实体医疗体系的负荷。不过,石崇良表示,台湾要发展远距医疗,仍有许多挑战,像是健保给付问题、就医流程不连贯等,尤其是处方笺交付和领/送药环节。
也因此,卫福部去年开始修改法规,除开放电子病历上云外,在2022年11月也预告通讯诊察治疗办法修正草案,扩大远距医疗的服务对象和医疗项目,并新增医师开立处方的特殊情形等。去年12月29日,卫福部更公布电子处方笺交换栏位,定义了电子处方笺所需涵盖的10个区块、41个栏位,如医事机构、病人、医事人员和门诊基本资料,以及诊断、处方笺单号、给药总日数和药剂内容等。
与此同时,卫福部也为远距医疗,规画几项数位配套措施(如下图),如用於身份辨识的虚拟健保卡、可线上签署的数位同意书签章平台,以及电子处方笺平台。进一步来说,一般通讯诊疗的流程包含辨识病人身份、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,以及医师通讯看诊、开立处方,和最後的药师调剂处方、交付药品与卫教说明。在这段流程中,卫福部推虚拟健保卡来进行病人身份辨识,且石崇良补充,目前虚拟和实体健保卡双卡并行,但未来将以虚拟健保卡为主,作为单一健保卡使用。
而数位同意书签章平台,则是让民众直接在平台上,签署通讯诊疗知情同意书,这是卫福部正在开发的平台。另一个正在开发的平台是电子处方笺平台,是要供医师看诊完、开立处方时使用,民众看完诊於健保快易通App付款後,也能在App上查看电子处方笺,并选择调剂药局、传送或出示处方笺,让药局扫描QR Code、核对资讯,进行调剂。电子处方笺的建置目的,不只是要就医流程更连贯,也要防止处方笺遗失和窜改。(如下图)
石崇良指出,电子处方笺是远距医疗的最後一哩路,而这些数位配套措施,是要让远距医疗就医流程一气呵成、实现真正的远距医疗。
基础建设再造,卫福部揭露次世代HIS蓝图
不只如此,石崇良认为,因应後疫时代,医疗数位转型势在必行,尤其是基础建设得具备互通能力。因为,健保平台目前虽能提供跨域合作和创新验证,但这些成果要回馈用於医疗体系时,又会遭遇导入困难,这个问题,也是去年9月行政院BTC会议聚焦的重点之一。为解决问题,卫福部去年开始规画次世代HIS,并要采用国际主流标准,来接轨国际。(如下图)
在石崇良揭露的次世代HIS蓝图中,可看出卫福部希望次世代HIS扮演通用资料的角色,向下串接各医院的HIS资料,向上则串接各种应用,来执行多种业务,像是健保申报。再更上一层,则能发展资料应用,像是健康存摺,或由资通产业打造的智慧医疗应用。「我们正积极争取各部会的协助和支持,希望可以快速上路!」石崇良说。